中国交响乐团
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党建园地

用旋律溯望历史,以歌声铭记初心

  • 时间: 2023-03-22
  • 作者: CNSO
  • 来源: CNSO





用旋律溯望历史

以歌声铭记初心

国交《黄河大合唱》向中央党校献上华诞祝福




唱响民族经典,传承红色基因。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中央党校建校90年之际,中国交响乐团走进党的最高学府,为在校学员和教职工带来了一场气势恢宏、振奋人心的精彩演出。

演出前,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长(副院长)谢春涛,副校长(副院长)龚维斌,图书和文化馆副馆长焦利、周虹与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副司长张宜、中国交响乐团党委书记周宇亲切会面,并向中国交响乐团颁发演出证书。

本场音乐会演出阵容强大,曲目经典。中国交响乐团以130余人的庞大阵容携手首席客座指挥谭利华,倾情演绎多首传唱中华大地、经久不衰的民族经典。在演出曲目中,《红旗颂》与《黄河大合唱》的首尾辉映,其它几首演出曲目的选择同样设计精妙、独具匠心。



长江与黄河都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们共同孕育了璀璨夺目、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也凝聚了中华民族坚韧不屈、海纳百川的精神力量。《长江之歌》与《黄河大合唱》同在一场音乐会中演出,着实令人期待不已。同样的,《我的家园》《在希望的田野上》又和《红旗颂》产生历史勾连,用音乐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民族独立解放到新中国成立,从改革开放到中华民族踏上伟大复兴之路的壮美史诗和光辉历程。

《红旗颂》里颂红旗,在红色主题音乐会中,以交响序曲《红旗颂》作为开场曲可谓恰到好处。这首由著名作曲家吕其明创作于1965年的经典作品,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时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动人场景,以宏伟庄严的歌唱性旋律,展现了中国人民在革命旗帜的指引下,英勇顽强、奋发向上的革命气概,热烈讴歌了伟大祖国百废俱兴、旭日东升的蓬勃景象。

《长江之歌》赞长江,朗朗上口、绵亘不绝的动人旋律让观众置身祖国大好河山,纵览滚滚长江的如画盛景。当年在创作这首作品时,作曲家王世光另辟蹊径,没有以景抒情,而是从中华儿女对长江的无尽热爱这个更高层次的视角入手,以情绘景,最终完成了这部经典作品。在乐队的深情演绎下,在交响乐的极致张力中,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气魄,险峻蜿蜒出三峡的诗意,相融交织在观众脑海中,回味悠远。

《长江之歌》意犹未尽,《我的家园》又将观众的思绪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引回历史与现实,整部作品虽然篇幅不大,却用雄浑悠扬的旋律引领观众穿越时空,感受鸦片战争以来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复兴而经历的难忘岁月与时代巨变。

《我的家园》“坐落”《在希望的田野上》,作为改革开放时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艺术作品,《在希望的田野上》由人民音乐家,同时也是中国交响乐团前身中央乐团著名作曲家施光南创作。以交响乐形式演出这首当年家喻户晓,唱遍大江南北的乐曲,使如沐春风、清扬明快的乐曲更加绚烂多情、富于层次,将时代风貌与乡土气息展现得淋漓尽致。



整场音乐会的重头戏无疑是震撼人心的《黄河大合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每当这响彻寰宇的歌声如战斗般的号角发出时,都令人热血沸腾,久久不能平静。

作为一支从延安走来的国家级院团,中国交响乐团与延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黄河大合唱》就像一条红色纽带,将他们紧紧连在一起,更加有缘的是,这部民族经典又与中央党校在延安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红色故事。1939年5月11日,在庆祝延安鲁艺成立一周年的晚会上,冼星海指挥鲁艺师生及兄弟院团百余人完成了《黄河大合唱》首次公演。演出在延安引发强烈反响,第二天,演员们又受邀在中央党校大礼堂加演一场。从此,《黄河大合唱》传遍全国,唱响华夏。



84年后的今天,中国交响乐团在中央党校再次唱响《黄河大合唱》,这不仅是振聋发聩的历史回响,更是红色基因的赓续传承。国交“黄河”,常演常新,这一次,在中央党校成立90周年之际,我们用旋律溯望历史,以歌声铭记初心,为党的最高学府献上最诚挚的华诞祝福!




撰稿:胡实

摄影:张贵全

编辑排版:陈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