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响乐团
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演出活动

诗篇筑梦想 交响赞英雄

  • 时间: 2022-11-10
  • 作者: CNSO
  • 来源: CNSO

诗篇筑梦想 交响赞英雄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只有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在新时代,对英雄最好的致敬,之于每一位艺术工作者,就是用优秀的作品与精彩的演出,引领观众了解英雄故事、感知英雄情怀、领悟英雄精神,用艺术之光燃起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社会风尚。2022年11月5日晚,著名指挥家谭利华携手中国交响乐团,在北京音乐厅为观众带来了一场东方英雄的交响礼赞。

其实,交响乐从来离不开英雄主义的身影。从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到理查·施特劳斯的《英雄生涯》,从马勒《第六交响曲》到勃拉姆斯《第三交响曲》,我们看到了不屈服于命运的英雄、战斗中的英雄、悲剧性的英雄,甚至是浪漫主义的英雄情怀——恢弘震撼的交响乐与史诗般的英雄主题是如此天造地设。


打开本场音乐会的节目单,一股来自东方的英雄之气扑面而来。无论上半场的交响诗《保卫延安》《刘胡兰》,还是压轴出场的大部头《英雄的诗篇》,都足见曲目安排的匠心与独到。演出曲目的创作题材全部取自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年代,分属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不同历史阶段,巧妙串联起中国革命的历史脉络。三首曲目情感起伏各有侧重,详略得当的英雄个体与英雄群像,从不同视角将英雄年代的英雄传说娓娓道来。

“我希望能通过本场音乐会的英雄气概与浪漫情怀,为大家传递一种正能量,无论是艺术之美、陶冶情操,还是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鼓舞。”在谈及本场音乐会的期待时,谭利华希望能用正能量的作品,向观众诠释英雄的力量。


激昂高亢的“烽火里成长”,慷慨无畏的“正气压顽敌”,感人肺腑的“甘洒一腔血”,众志成城的“永远在战场”,这是人尽皆知的女英雄刘胡兰,却也是罕有人知的交响诗《刘胡兰》为观众讲述的英雄传说。板胡、琵琶、管子、竹笛的点缀其中,更赋予作品以民族特色,令人过耳难忘。

在谭利华与国交乐队的动情演绎下,刘胡兰短暂而伟大的英雄人生,凝结着几代国人记忆的语文课文《刘胡兰》,都被音符活化成触动人心的英雄瞬间。曲终,当年毛主席挥笔写下“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犹然萦绕于舞台之上,于无声处震撼着观众的内心。


中国交响乐团资料室保存的珍贵艺术档案


中央乐团1977年3月26日演出节目单

  第一首曲目就是交响诗《刘胡兰》

得益于中国交响乐团艺术档案的数字化管理与妥善保存,很多中央乐团创作、首演的老作品得以复排,在今天与观众相见。当谭利华看到1977年3月26日中央乐团的演出节目单时,“刘胡兰”的响亮名字一下子引起了他的注意。

“感觉十分新鲜,因为我之前没听过《刘胡兰》。虽然作品诞生于几十年前,有着浓重的时代印记,但直到今天仍然有着十分强烈的现实意义。”谭利华认为,这种现实意义就是新时代歌颂英雄、学习英雄的最佳载体。


如果说《刘胡兰》是英雄的特写,那随后登场的另一曲交响诗《保卫延安》则向观众展现了党中央与陕北军民这一英雄群体的不朽与豪迈。演出前,谭利华特意转身面向观众,简要介绍了该首曲目的创作背景与时代启发:“三年困难时期,为了振奋民族精神,唤醒大家的革命斗志,中央乐团作曲家们创作了富有浓郁时代气息的《保卫延安》,以此激励全国人民在困难时期,咬紧牙关,赢得最后胜利!”

战斗号角般的昂扬序奏为观众拉开了一场战争传奇的大幕。在极富民族音韵的作品底色中,随着节奏的高低起伏与音乐情绪的转换,军民一心迎敌战斗,奋勇杀敌保卫延安,转战陕北三战三捷,日出东方全国解放,一幕幕历史场景浮现于观众脑海之中。雄壮的《解放军进行曲》和嘹亮的《东方红》主旋律的加入,使作品更加百转千回,荡气回肠,充满了革命史诗的磅礴之气。


除了胸怀万千丘壑的宏大叙事,作品细微之处同样散发着令人回味悠远的西北味道。陕北信天游、关中秦腔、山西梆子,旷古豪放的北方民族音乐,仿佛使人置身黄土高原,站在山冈之巅,侧耳聆听这片古老土地上的英雄回响。此时此刻,我们不禁要问,作曲家们又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呢?

演出前夕,我们有幸采访到《保卫延安》四位作曲家中唯一健在的马育弟老师。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少年班的马育弟,是我国著名的大提琴演奏家和教育家,曾任中央乐团大提琴首席。即便已过耄耋之年,老人家依然对60多年前的创作往事记忆犹新。

“为了更好地创作这部作品,在比较困难的条件下,我们联系到西安音乐学院,协助我们前往延安进行采风。创作小组去了延安、青化砭、蟠龙镇这些党中央转战陕北,与革命军民一同战斗过的地方。采风中,我们发现保卫延安的创作题材与作品性格很适合信天游、秦腔这样的民族音乐,它们与交响乐合得来也‘对胃口’,于是就将这些音乐元素加入到作品之中。”


上半场,两首曲目的创作者皆为中央乐团成员,更加可贵的是,除了田丰、罗忠镕、李序这些泰斗级作曲家,我们还看到了单簧管演奏家张仁富、中提琴演奏家邓宗安、大提琴演奏家马育弟等中央乐团演奏家们的名字,谁都能写,谁都能上,遍及全团的创作力量,将演出实践与作品创作相结合,正是中央乐团杰作迭出的重要原因。两首作品距中央乐团首演已有几十年的时间,本场音乐会由国交再次奏响,不仅是红色血脉的艺术传承,也是对中央乐团老一辈艺术家们最好的致敬。

《刘胡兰》和《保卫延安》向观众讲述了有血有肉的革命现实主义,下半场演出的交响组曲《英雄的诗篇》,则向我们展示了英雄主题内涵的另一面——荡气回肠的革命浪漫主义。


相比于上半场鲜为人知的交响诗《刘胡兰》,作曲大师陈培勋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并由中央乐团首演的《英雄的诗篇》可谓尽人皆知。虽然创作跨度近30年,作品结构与曲目名称也多次改动,但谭利华依然选用了中央乐团时期的原始演出版本。

不同的是,在四个乐章的演出顺序上,谭利华以个人理解对作品结构和叙事方式进行了调整。与原版相比,“前奏曲·咏雪”前置为开篇乐章,同时在保持末乐章“红旗漫卷西风”的基础上,将“心潮逐浪高”和“从头越”进行对了位置对调。这是一次大胆的突破和创新,全新的作品结构,四个乐章演出节奏慢-快-慢-快,更符合交响套曲的经典搭配。在谭利华看来,如此调整,作品“从音乐变化、情绪和发展脉络上,更像一部完整的交响套曲”


“前奏曲·咏雪”是陈培勋最具个人创作风格的代表作之一。长笛、单簧管与竖琴奏出的天籁之音,舒缓悠长,将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中静谧绝美的雪景展现得淋漓尽致。在作曲家营造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中,一股乐观自信,坚信革命必将胜利的英雄情怀油然而生。


第二乐章"从头越",主题鲜明,节奏紧凑,一下子就抓住了观众的耳朵,在诸多根据毛泽东诗词《忆秦娥·娄山关》创作改编而成的作品中,从头越的意境描写最为强烈。在鲜明的节奏和紧张情绪的铺垫下,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再现部采用《红军胜利歌》的旋律作为素材,同时加入了行军号角和鼓声,更加生动地塑造了诗词中的意境,使观众得以在情感共鸣中感受英雄的气息。


以景喻情的“心潮逐浪高”,无论标题还是内容都颇具诗意。作者以自己登高黄鹤楼,俯瞰长江两岸秀美景色,吟诵毛泽东诗词《菩萨蛮·黄鹤楼》时的心境与意境,描绘祖国大好河山,在这种气势磅礴的山河画卷中,使观众联想到这太平盛景,正是无数英雄用鲜血和牺牲换来的。


末乐章“红旗漫卷西风”,曲如其名,气吞山河,顶天立地,作曲家将交响乐的力量与震撼发挥到极致,进而升华成对革命胜利的感慨和对祖国未来的美好祝福。演绎如此宏大的历史叙事,需要指挥与乐队用尽全力,产生无形的“气场”,才能托得住作品,使整场音乐会在辉煌中结束。

虽然此时音乐会总时长已近两个小时,但国交乐队依然在巨大的体力消耗中,保持着明亮饱满、精准到位的音色,在谭利华的带动下,紧凑连贯的节奏与旋律使人听不出丝毫懈怠之气。当最后的音符落下时,同样为台上演员捏着把汗的现场观众将最热烈的掌声献给了国交艺术家们。


精彩震撼的音乐总是令人意犹未尽,回味长久。曲终散场时,一位上了岁数的老乐迷起身感慨:“国交的红色经典,对味儿!”事实上,作为从延安一路走来,血脉中流淌着红色基因的国家级文艺院团,成立66年来,传承弘扬中国作品与民族经典,用优秀作品鼓舞人心,提振信心、激扬初心一直是国交肩负的历史使命与时代重任。这是一条走不完的光明之路,更是新时代实现文化自信自强的必由之路。



撰稿:胡实

摄影:国之骄子

版面编辑:陈婧